海南山兰米酒价格表(组图|海南山兰稻“结缘”泰国香稻 南繁科研成果不断转化)
据海南日报客户端|见习记者王程龙 摄影报道
6月17日,在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海南分子科研育种基地高级工程师刘华招和学生们一起观察加代种植的南香丝禾的农艺性状。
“海南种植的水稻大多是外地引进的,本地品种很少。”刘华招说,从2015年来到海南陵水工作至今,根据陵水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从大量南繁材料中选出泰国特色香稻与海南优质山兰稻配置杂交组合培育出平均亩产达到512公斤的“南香丝禾”,以及利用“南香丝禾”和海南本土的山兰黑糯杂交培育出产量更高、口感更好的“南香黑糯”。 海南山兰稻与泰国香稻“结缘”,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优质、高产、抗逆新品种,南繁成果正在琼岛大地上不断转化。
6月17日,在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种有野生稻的试验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张红祥和硕士研究生李雨晴(右),在种植来自东南亚的野生稻。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程龙 摄
6月17日,在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刘华招和学生们一起为试验田遮上防鸟网。 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程龙 摄
6月17日,在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试验田里的南香丝禾进入结实期,刘华招和学生正观察观察虫害病害等情况。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程龙 摄
6月17日,在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学生在观察抽穗期的粳稻农艺性状。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程龙 摄
6月17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李雨晴(前)和博士研究生张红祥(后),在基地粳稻试验田里观察加代种植后的粳稻农艺性状。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程龙 摄
6月17日,在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野生稻试验田里种植了500多份来自世界各地的野生稻,供科研选育。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程龙 摄
6月17日,在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试验田里加代种植的南香丝禾进入结实期。培育的材料一般需要加代种植5、6代,所表现的农艺性状才趋于稳定,在海南一年可以加代培育4代,可以大大缩短科研培育时间。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程龙 摄
6月17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李雨晴(右)和博士研究生张红祥(左)在野生稻试验田进行科研工作。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程龙 摄
6月17日,在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工作人员在试验田中劳作。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程龙 摄
6月17日,在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工作人员在试验田中劳作。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程龙 摄
俯瞰陵水安马洋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试验田(无人机拍摄)。海南日报见习记者 王程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