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大数据破案案例有哪些方面(打破办案困局,大数据立功了)

远离市中心的一处偏僻空地存放一批编号不同的油罐,公安机关在周密布控后终于抓获了涉嫌制售伪劣成品油的不法人员,摆在检察官面前的却是“零口供”的困局以及没有销售类目、语焉不详的电子账目——

打破办案困局,大数据立功了

检察官在勘查现场时,使用无人机航拍油库现场,可见很多油罐。

庭审现场

张某曾是一名公职人员,因挪用公款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被开除公职。2017年,张某出狱后却突然发迹,摇身一变,成为多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然而,在这起涉案金额达2.7亿元的制售伪劣成品油案案发后,张某面对讯问却始终保持沉默,拒不认罪。面对“零口供”困局,浙江省杭州市检察院运用大数据揭开了真相,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今年5月,杭州市中级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1.3亿元;判处戴某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1000万元。同时,法院判令张某向公益诉讼起诉人杭州市检察院交付赔偿款107万余元,戴某在90余万元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张某、戴某提出上诉。近日,浙江省高级法院作出裁定,维持一审判决。

数据“开口说话”

2017年,出狱后的张某在多个偏远地点放置油罐充当油库,以能源科技公司、加油点等名义从多地购买导热油、工业白油等油品,并招揽多名员工,疑似混油后冒充国家标准车用柴油对外销售。

针对这一反常现象,行政执法部门早在2019年就对张某开展了多部门联合专项整治行动,却扑了一场空。2020年,公安机关周密布网,终于从张某处查扣未销售油品400余吨,从二级经销商处查扣油品10余吨。这些被查扣油品的平均硫含量超过标准值的16倍,但货值却只有100余万元。随后,公安机关找到了部分下家,根据他们的指认和提供的转账凭证等证据,在2020年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时,将销售金额锁定为2000万元。

现场查扣的电子账目有销售金额、数量、时间,唯独没有销售类目,只有一个“油”字,没头没尾,指向不明。看着语焉不详的电子账目,检察官认为背后还有尚未查清的猫腻。

经检察机关协调,9部手机留存的127.9G、824万条微信聊天记录,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被成功恢复。电子证据清楚地显示张某及员工联络上家采购、拉拢下家销售、指使送油工逃避检查、腐蚀公职人员等往来细节。“我就是调油的,主要做国六(燃油的一种类型)”“去年基本每天几车,今年拿的少了”“有检查,让送油工避一下”“混油比例很讲究的,加点绿粉,绿油油的更好卖”“我做的国六质量和加油站的一样”……这些证据真实、客观地再现了制售伪劣成品油的全过程。

重返犯罪现场

2021年3月,为了进一步调查核实混油和生产的细节,检察官会同公安干警再次来到张某储油、混油的主要作案地某油库复勘现场,发现此处有大片空地及一排三层平房,远离市中心,平时人烟稀少,非常隐蔽。通过无人机实景拍摄,办案人员看到13个油罐,有10个横放在后院山脚下、隐藏在杂草中,2个竖立、1个横放在前院空地上,油罐与油罐之间使用皮管连接,用阀门控制油品进出。

办案人员想到,在前期取证过程中,有人提到“不同品质的油品放置于不同油罐,油罐之间以编号进行区分,从而指使他人将不同油罐中不同品质的油按比例混合、调色”,此种做法在调查中得到了印证。原来,在某油库的空地下方,还埋有地下管道。不同品质的油品在后院横放的油罐中混合后,通过地面深处流入前院竖立的油罐中,再通过改装过的油罐车运往张某实际控制的民营加油站和其他油库。

与此同时,审计机关统计出了购销发票不一致的异常情况,并筛选、整理出了电子账目中记载的销售价格。检察官补充调取了中石化公司同期柴油的批发价格,发现电子账目记载的销售价格远低于批发价,这也印证了张某低价销售的成品油系伪劣柴油。

在运用大数据取证、现场实地调查并听取专业审计意见后,检察官结合其他在案证据,架构出了完整的证据体系,将张某的销售金额从2000万元提高至2.7亿元。

揪出漏网之鱼

这么大额的生意,光靠一个人完成得了吗?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官发现,张某公司的前股东戴某需要重点关注。

戴某实际运营一家货运公司,旗下有几辆载重货车。2017年5月,戴某开始在张某处购买柴油,两人逐渐相识。张某称自己受过刑事处罚无法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便提议与戴某合作开公司,由戴某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2017年7月,戴某投资30万元入股,占10%股份。2020年2月,戴某撤股,并在8个月后落网。但因当时在案证据仅有她本人供述,无其他证据印证,戴某被取保候审。

面对检察官的讯问,戴某开始辩称自己就是打杂的,不管事。但通过深入讯问,检察官敏锐地捕捉到翻供迹象,于是通过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固定证据。

检察官充分行使自行补充侦查权,从早期进入油库工作的员工入手开展调查,用22份相关证人证言对证据进行补强。“有天晚上我看到她在调色,她还叫我不要说出去”“她是按照实际考勤给我算工资的,有几次我们还因为金额不对起了争执”……证人证实,戴某参与了混油、调色、管理公司财务等工作。在众多环环相扣的言词证据面前,戴某的辩解不攻自破。

2021年5月,该院督促公安机关追加逮捕了戴某,认定其参与的销售金额为2.4亿元。随着其余10余名涉案人员被依法查处,以张某、戴某为首的生产、销售伪劣成品油犯罪团伙被一网打尽。

深挖“保护伞”

燃油不达标,势必增加机动车尾气中PM2.5和硫化物的含量,进而加重空气污染。对办案中发现的伪劣成品油硫含量超标的问题,杭州市检察院刑事检察部门第一时间将相关线索移送本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并委托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对生产、销售伪劣成品油造成环境污染的损害及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鉴定评估。结论显示,该行为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对公众身体健康及动植物、建筑物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侵害社会公共利益。

2021年5月26日,杭州市检察院对张某、戴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同年12月21日,杭州市中级法院组成7人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该案。杭州市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履行检察职责。法院认可了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依法作出如上判决。

为何该犯罪团伙盘踞多年未被发现,整治行动也一度扑空?带着这样的疑问,检察官全面审查梳理了相关证据材料,发现张某当年刑满释放后,依靠人脉资源实际控制了多个非法油库及民营加油站,长期从事违法行当,在当地具有一定势力。每次遇到检查,总有人通风报信、从中周旋,助其金蝉脱壳。发现职务犯罪线索后,检察官同步移送本院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和市纪委监察委。截至目前,已有3名公职人员被依法查处。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范跃红 金晶 王安峰)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