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无人机在国土的应用(地面上的考古为何要动用无人机摄影测量航拍?)

近日,记者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17年吉林省率先开展“重要遗址航拍影像及数字化三维数据采集”科研项目。被誉为“云端考古”的遥感技术特别是无人机航拍技术的应用,为吉林考古人员在空中增添了一双“慧眼”。摄影测量是利用光学摄影机获取的像片,经过处理以获取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关系。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用于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建立地形数据库,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以及各种工程应提供空间基础数据,同时服务于非地形领域,如工业、建筑、生物、医学、考古等领域。

有效化解全息影像采集难题

作为省内唯一具有考古发掘团体资质的科研单位,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科技创新,他们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合作,于2013年引进多旋翼低空无人机航拍技术,解决了考古发掘区域的全景影像采集难题,并将此项技术推广到全省的考古工作中。到2015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发掘的每个考古项目均配备了低空无人机航拍器。

201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落实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启动了“吉林省重要遗址航拍影像及数字化三维数据采集项目”。5月份以来,项目团队先后对省内38处遗存进行了航摄工作,积累了大量山地及平原遗存航摄工作经验。在此基础上,他们依托多视图三维重建技术,对采集的数码影像进行技术处理,生成古代遗址正射影像、三维模型、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SM(数字地表模型)。采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提高了测绘效率、测绘精度和信息采集完整度,同时通过无人机航拍配合三维重建技术,可以用非接触的方式,快速获取古建外部表面的精确数据,为今后古建的修缮、监测提供精确可靠的三维数据。

对我省多个遗址进行航摄

2017年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吉林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组建了高质量科研团队,购置了固定翼无人机及复合翼无人机。5月份,项目组首先对位于集安市的山城类遗存进行遥感航摄作业。随后又对松原、农安、榆树、吉林市、公主岭等地区的多个遗址进行航摄工作。

有助于寻找识别不清的遗存

此外,通过对高清的正射影像及数字高程模型的判读,可以预估地表识别不清的遗存,对考古调查、发掘及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遗存线索,更正以往记录中的偏差,“空间遥感技术能够在一个更广域的视角中审视遗址的全貌,大大开拓了考古研究的区域、领域及研究人员的视野,能够深度认知遗存时空分布规律,为将来的考古大数据做好资料储备工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顾聆博说,未来定期复拍检测工作能提高大遗址管理和监测能力。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内容页广告位一